<menuitem id="x973l"></menuitem>

      <th id="x973l"></th>
        <cite id="x973l"></cite>

        <p id="x973l"></p>

          所在位置:首頁 > 文旅富民 > 文化旅游 > 正文
          殘垣斷壁今猶在 山門洞開迎游人——探游旺蒼化龍奶頭寨
          編輯:邵正周 發布時間:2018-04-12 10:06:00 瀏覽次數:

            奶頭寨位于旺蒼化龍鄉長樂村與油樹村之間,東臨鹽井河,南接蒼溪黃貓,西北部與龍鳳隔山相望。

           元延佑元年(公元1313年),旺蒼地區杜鐵連、陳剛起義反元在此建寨。元未農民起義之紅巾軍領袖劉福通所部,也以此寨為椐點,與元軍展開拉鋸戰,最終擊敗元軍。明清以來,當地百姓亦到此躲避兵災匪禍。

              因山頂有18米左右山體凸起,酷似奶頭而得名奶頭寨,距今已有700年歷史。山寨依山而建,東、南、北面均有巖體陡然壁立而起,是為天然屏障,僅有羊腸小道上下。與之相連的有13座石砌寨門,厚重結實,還有兵營,水池等設施,是一個比較完善的軍事防御型山寨。

            山寨僅西部與一狹窄的山脊相連,為防備敵人進攻,建有100米長的防御擋墻。墻體由巨大條石砌成,十分堅固,并有暸望孔,射箭孔,放石垛,滾木臺等,現今當地百姓將這里稱為擋墻嶺。

            山寨依山而建,呈不規則分布,東西長而南北窄,面積達到7.1平方公里,是我國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古山寨遺址。

            擋墻的條石,每根長約2米,邊長近70公分,重約1噸,工程難度可想而知。

            陡峭的山路讓人望而生畏。

            當地一位姓李的老鄉帶引我們來到一處保存相對較好的寨門。寨門寬約1.5米,高約2米,這是老李在為我們講述奶頭寨的前世今生。

            殘垣斷壁今猶在,山門洞開迎游人。

            幾蓬衰草掩寨門,不聞金戈鐵馬聲。

            小憩片刻養精神,再向山頂覓古跡。

            浮云不共此山齊,山靄蒼蒼望轉迷。

             山寨面目已全非,他山之石成新景。

             “施善政春風換舊貌長樂常思反哺,順民意妙手塑新顏化龍勿忘初心”。這幅對聯道出了當地百姓的心聲。

            下山的步伐似乎輕松了許多。

           又是一處坍塌了的寨門。

           這是擋墻嶺的南坡下段擋墻。

              塌廢的石體上依稀有陰刻的文字,不知何故遭受人為的破壞,但隱約模糊有“洪武”年號的字樣。

            山寨大部分已被開墾成茶葉基地,有公路直通山頂。

                從上午十點半徒步上山,下午四點半返回出發點,本次徒程用時六小時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 圖文/楊剛/主編/邵正周

          評論
          0
          加載中...
         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

          <menuitem id="x973l"></menuitem>

              <th id="x973l"></th>
                <cite id="x973l"></cite>

                <p id="x973l"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