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音符譜寫最美紅城|記旺蒼文化館原館長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陳建新
編輯:邵正周
發布時間:2019-03-21 11:40:56
瀏覽次數:次
【關注"文化旺蒼"旺蒼縣文化旅游和體育局官方微信公眾號,免費觀看旺蒼電視臺節目,了解旺蒼新聞和最新文化旅游動態】
----------------
“東河水流淌出山歌悠揚,木門寺綻放出紅色光芒,鼓城山守護著七里峽的風光,旺月堤撒滿了銀色陽光.....。旺蒼我的家鄉,鳳凰落腳的地方,旺蒼我的家鄉,金龍騰飛的地方。啊,旺蒼,這里美麗,這里富饒,這里充滿陽光;啊,旺蒼,我們勤勞,我們智慧,我們收獲希望。”
這首旋律清新歡快、熱烈奔放、優美抒情,抒發旺蒼人民幸??鞓?、自信自豪的本土歌曲,被收錄在《旺蒼縣志》(1986--2005),至今在旺蒼傳唱的歌曲《旺蒼,我的家鄉》,其曲作者就是陳建新同志。

陳建新同志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,中國社會音樂研究會會員,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,四川省音樂家協會會員、旺蒼縣音樂舞蹈家協會主席。曾經擔任旺蒼縣文化館副研究館員、館長。
他深愛著養育他的這片土地,在1998年的抗洪搶險,2002年的抗非典,2008年的抗震救災中,他用自己最熟悉和擅長的藝術形式傳遞著人間的真善美,鼓舞人們的意志和信心。

他筆耕不輟,用最美的音樂作品溫潤著人們的心靈,謳歌和諧新時代,贊頌美好新生活。他在縣文化館工作的26年,創作歌曲、舞蹈音樂等作品200多件?!度碎g仙境米倉山》《鼓城神韻》《潛龍十八潭》《旺蒼,紅土地》等絕大多數作品都是歌頌家鄉,贊美紅城。他先后有多件作品在省內外刊物上發表,省市文藝比賽上展演,在國家、省、市比賽中獲獎。

他親自參與指導市、縣級大型文化演出活動上100場次,輔導數十名文化文藝愛好者走上藝術的道路,成為川東北業內同仁中有一定影響的文藝工作者,為旺蒼的群眾文化事業做出了貢獻。他先后多次榮獲“旺蒼縣特別貢獻獎”、被評為縣級“科技拔尖人才”、“先進文藝工作者”、“廣元十佳文藝工作者”。2017年被評為“旺蒼縣首屆十大最美文化人”。
“旺蒼(喲),我心中的歌,那里有條綠色的河,河上送走長征帆,帆過留下萬首歌(喲),留下萬首歌......”(歌曲《旺蒼,我心中的歌》)。我們相信陳建新用真情、用音符譜寫的這些最美紅城音樂,會永遠流淌在人民群眾心中。
(謹以此文悼念曾經的同事陳建新同志去世)
主編:邵正周/圖文:縣文化館
----------------
“東河水流淌出山歌悠揚,木門寺綻放出紅色光芒,鼓城山守護著七里峽的風光,旺月堤撒滿了銀色陽光.....。旺蒼我的家鄉,鳳凰落腳的地方,旺蒼我的家鄉,金龍騰飛的地方。啊,旺蒼,這里美麗,這里富饒,這里充滿陽光;啊,旺蒼,我們勤勞,我們智慧,我們收獲希望。”
這首旋律清新歡快、熱烈奔放、優美抒情,抒發旺蒼人民幸??鞓?、自信自豪的本土歌曲,被收錄在《旺蒼縣志》(1986--2005),至今在旺蒼傳唱的歌曲《旺蒼,我的家鄉》,其曲作者就是陳建新同志。

陳建新同志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,中國社會音樂研究會會員,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,四川省音樂家協會會員、旺蒼縣音樂舞蹈家協會主席。曾經擔任旺蒼縣文化館副研究館員、館長。
他深愛著養育他的這片土地,在1998年的抗洪搶險,2002年的抗非典,2008年的抗震救災中,他用自己最熟悉和擅長的藝術形式傳遞著人間的真善美,鼓舞人們的意志和信心。

他筆耕不輟,用最美的音樂作品溫潤著人們的心靈,謳歌和諧新時代,贊頌美好新生活。他在縣文化館工作的26年,創作歌曲、舞蹈音樂等作品200多件?!度碎g仙境米倉山》《鼓城神韻》《潛龍十八潭》《旺蒼,紅土地》等絕大多數作品都是歌頌家鄉,贊美紅城。他先后有多件作品在省內外刊物上發表,省市文藝比賽上展演,在國家、省、市比賽中獲獎。

央視春晚節目:老媽媽 (陳建新作曲)
他的代表作《老媽媽》,榮獲全國老年藝術節金獎,登上2012年央視春晚;《土地》和《嗩吶情》分獲2004年四川省群眾舞蹈大賽創作銅獎;《鳳舟號子》獲2014年中國原創音樂創作一等獎;《潛龍十八潭》獲2008年中國原創音樂創作貳等獎;論文《生生不息的旺蒼嗩吶》獲2008年中國群文理論與研究優秀論文一等獎......專著《陳建新音樂作品選》被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發行。
他親自參與指導市、縣級大型文化演出活動上100場次,輔導數十名文化文藝愛好者走上藝術的道路,成為川東北業內同仁中有一定影響的文藝工作者,為旺蒼的群眾文化事業做出了貢獻。他先后多次榮獲“旺蒼縣特別貢獻獎”、被評為縣級“科技拔尖人才”、“先進文藝工作者”、“廣元十佳文藝工作者”。2017年被評為“旺蒼縣首屆十大最美文化人”。

“旺蒼(喲),我心中的歌,那里有條綠色的河,河上送走長征帆,帆過留下萬首歌(喲),留下萬首歌......”(歌曲《旺蒼,我心中的歌》)。我們相信陳建新用真情、用音符譜寫的這些最美紅城音樂,會永遠流淌在人民群眾心中。
(謹以此文悼念曾經的同事陳建新同志去世)
主編:邵正周/圖文:縣文化館
上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