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隨手一拍皆絕色,只因天然無雕飾”, 是走進鹽井河大峽谷的第一感受,鹽井河大峽谷位于旺蒼縣鹽河鎮青山村,距離縣城約48公里,是旺蒼縣距旺寧公路干道最近的原始大峽谷。據了解,鹽井河大峽谷因其險峻的山勢,曲折回旋的河道,至今無一人從谷底成功穿越全程,因此加劇了它的神秘色彩。
“水澈而山青,云潔而心靜”
初入峽谷,巨型沙灘鑲嵌著形狀各異的鵝卵石,石白、水清、岸綠,已有嘩嘩的流水聲入耳,河道約10余米寬,入口處水深不足0.5米,挽起褲腿,蹚水而過,涼意襲來。從前兩岸都是莊稼,梯田的影子依稀可見,雖無人煙,繁華猶在!
“山有靈而萬物生,水有氣而澈見底,
人有心而近自然。”
千萬不要以為原生態的山水就是毫無章法的雜亂景象,鹽井河大峽谷的特點之一就是流水幾乎無斷流現象,間隔不足一公里便有一處深潭,潭水至清,魚兒成群結隊,透過潭水清晰可見。
“滿載一船秋色,平鋪十里湖光。”
鹽井河大峽谷一定是泛舟湖上,盡情漂流的絕佳之地,隨著地勢險峻程度的增加,峽谷便漸漸呈現多處“關口”,呈葫蘆狀,瓶口處不足3米,瓶身寬達10余米,腰身處僅2米,瓶底又不足5米寬,形成多個若即若離的碧玉似的水潭,劃橡皮船至潭最深處,水深可達10米以上,眼前一副“”水從腳下過,人在畫中游”的畫面隨即呈現。
“萬丈寒云濕,千巖暑氣清。
滄浪何足羨,就此濯塵纓。”
都說無限風光在險峰,不負跋涉,歷經深深淺淺的數潭之后,潭水從高處墜落下來的澗鳴聲,聲聲入耳,劃著小船繼續向前,終于在一處動靜分明的潭水處,摸索著向前,來到終極之潭處,因潭水綠的斤乎潑墨,潭水深度無法估量,雙生瀑布垂下,好像在為此峽谷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,常年水源豐富,水聲不斷,瀑布長懸。至此處無論是攀巖還是劃船皆無法穿過此潭,因常年流水,瀑布所掛之處石巖光滑,兩邊無所依,上下無所附,已無法繼續前進,但鹽井河大峽谷至此還遠遠未結束。
從沿線公路進入峽谷,步行僅需10分鐘左右,以此數據,難以想象鹽井河大峽谷縱深達3000余米,是旺蒼縣最深的峽谷,兩岸峽谷向內傾斜處,竟不見“天日”,一側水滴已將腳下石頭滴出了歲月的痕跡,深深淺淺,亦如奮斗者的足跡。脫身峽谷,居高臨下時,發現鹽井河大峽谷段整體形象活脫脫一副“山水太極”畫卷,山勢急緩結合,水流快慢相宜,俯瞰,險峻背后又隱藏著國粹的柔美!
鹽井河大峽谷作為旺蒼縣大文旅發展規劃的五大峽谷之一,今又屬于米倉山大峽谷景區5A創建范圍,以其“險、峻、幽、深”為特色亮點,周邊又有靴子巖、偉人谷、情侶峰等多個原始地質地貌景觀,為旺蒼北山片區生態康養旅游發展注入濃厚的“新氧”氣息。
一方水土養一方人,當地百姓淳樸大方,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,人有情,山水有義,誠如大自然的慷慨,滋養著淳樸善良的旺蒼人民。